大学国际化提高了区域创新能力吗?

被引:4
作者
王业强 [1 ]
朱春筱 [2 ]
邢飞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
关键词
大学国际化; 信息熵; 互信息; 知识生产函数; 门槛模型;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8.06.001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G646 [学校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40106 ;
摘要
在三螺旋理论中,政府、产业和大学三者合作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全球化进一步拓展了创新主体参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产业国际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大学国际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却没有被重视。文章以三螺旋算子为门槛值研究大学国际化水平、能力和不同类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合作环境整体上指向区域化,官、产、学三者合作水平较低,区域科研体系开放性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创新合作环境整体较差。官、产、学三者合作相对紧密的地区具有良性的创新合作环境,大学国际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官、产、学三者合作不密切地区的创新能力则受大学国际化能力的影响较大。无论是"走出去"、"引进来"还是"面对面"形式的大学国际化,在创新合作环境好的地区,对创新能力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受代理变量选择的影响,"编码"形式大学国际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明显;在创新合作环境差的地区,大学研发投入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需要"引进来"和"面对面"形式的大学国际化参与国际学习、交流和培训,以增加创新个体之间的直接交流,促进当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三螺旋模型及其量化分析方法研讨 [J].
叶鹰 ;
鲁特莱兹多夫 ;
武夷山 .
中国软科学, 2014, (11) :131-139
[2]   中国高校合作强度及官产学研合作的量化研究 [J].
王纬超 ;
武夷山 ;
潘云涛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9) :1304-1312+1337
[3]   互信息视角下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关系:中韩比较研究 [J].
许侃 ;
聂鸣 .
情报杂志, 2013, (04) :187-193
[4]   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 [J].
赵彦云 ;
刘思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4) :34-48+81
[5]   大学国际化的发展模式、演进历程与历史经验 [J].
邱延峻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02) :1-7
[6]   从中美合著论文状况看中美科技合作 [J].
金炬 ;
马峥 ;
梁战平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05) :41-47
[7]   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J].
李盛兵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113-116+160
[8]   科技论文评估方法研究 [J].
张玉华 ;
潘云涛 ;
马峥 ;
不详 .
编辑学报 , 2004, (04) :243-244
[9]   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再思考 [J].
路甬祥 .
求是, 2002, (20) :6-8
[10]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模型与测算[M]. 科学出版社 , 苏敬勤,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