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治理与温州金融危机的再考察

被引:11
作者
郑勇军 [1 ,2 ]
叶志鹏 [3 ]
陈宇峰 [1 ,4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3]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 温州大学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温州金融危机; 温州模式; 人格化交易; 关系型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9 [金融危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温州区域金融危机是"温州模式"衰落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其本质上是由温州经济的人格化交易特征和关系型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所致,宏观环境恶化、货币政策紧缩以及金融抑制等外部因素只是加剧危机爆发的催化剂。文章构建了交易方式—治理模式—金融风险的分析框架,剖析了温州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机理,认为人格化交易特征的温州文化及其伴生的关系型治理模式难以适应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发展,甚至阻碍了区域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文章认为,解决温州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风险问题不能仅靠金融综合改革,更需通过制度创新加快推进温州经济的交易治理模式由关系型向规则型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温州式金融危机生成的制度逻辑 [J].
邵传林 .
当代经济管理, 2014, 36 (07) :81-87
[2]   民间借贷利率与民间资本的出路:温州案例 [J].
张雪春 ;
徐忠 ;
秦朵 .
金融研究, 2013, (03) :1-14
[3]   民间融资的风险成因与制度规范——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 [J].
陈时兴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5) :99-103
[4]   温州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规范民间金融 [J].
杨文进 .
浙江经济, 2012, (10) :22-25
[5]   温州债务危机的性质、原因与后果 [J].
谢作诗 ;
马汴京 ;
李井奎 .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5) :65-70
[6]   从制度变迁看温州金融改革 [J].
巴曙松 ;
叶聃 .
中国金融, 2012, (09) :18-19
[7]   区域金融危机与民间借贷风险防范 [J].
孙祁祥 ;
王曙光 .
中国金融, 2011, (23) :81-82
[8]   不完善资本市场与生产组织形式选择——来自中国农村产业集群的证据 [J].
阮建青 ;
张晓波 ;
卫龙宝 .
管理世界, 2011, (08) :79-91
[9]  
温州商人和民营经济的历史制度分析[J]. 李相斌.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0(04)
[10]   宗族制度、商人信仰与商帮治理:关于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 [J].
蔡洪滨 ;
周黎安 ;
吴意云 .
管理世界, 2008, (08) :87-99+11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