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式金融危机生成的制度逻辑

被引:5
作者
邵传林
机构
[1] 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
关键词
温州模式; 非正规金融; 中小企业; 案例研究;
D O I
10.13253/j.cnki.ddjjgl.2014.07.015
中图分类号
F832.59 [金融危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通过对温州金融危机进行个案考察发现,民间金融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转变进而恶化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时,民间借贷的性质将从互助合作性转向投机性,民间借贷参与者的范围也将超越有效信任边界;于是,其私人治理机制再也无法有效约束借款人的败德行为,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由温州个案还可引申出如下结论:中国长期实践的金融管制政策不仅为温州式金融危机的生成提供了必要条件,还抑制了非正规金融自发地向正规金融转型,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扭曲效应,如企业家人力资本才能错配、民间金融内聚高违约风险、投机行为泛滥以及租值耗散等。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 [J].
杨汝岱 ;
陈斌开 ;
朱诗娥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116-129
[2]   产权界定、市场禁入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由我国第一家私人钱庄兴衰引发的思考 [J].
邵传林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6) :41-49+123
[3]   信息对称悖论与中小企业融资行为 [J].
孙林 ;
杨俊 ;
邵传林 .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1, 26 (05) :54-64
[4]   中国金融抑制问题的政治经济学 [J].
尹希果 ;
许岩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5) :10-17+124
[5]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微观机理与政策测度:国外文献评述 [J].
邵传林 .
经济评论, 2011, (04) :150-160
[6]   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创业 [J].
马光荣 ;
杨恩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3) :83-94
[7]   基于DEA方法的民间金融资本运用效率研究——对温州市民间金融的实证分析 [J].
陈晓红 ;
周颖 ;
佘坚 .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5) :101-105
[8]   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的退出与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建 [J].
张余文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8) :61-65+80
[9]  
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效率:浙江个案[J]. 周春喜.改革. 2007 (04)
[10]  
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 邵传林.西北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