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水利与农地制度创新——以荆门市“划片承包”调查为例

被引:74
|
作者
贺雪峰
罗兴佐
陈涛
王习明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2]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乡村水利; 农地制度; 税费改革; 制度效率;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3.09.010
中图分类号
F323.2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农村普遍出现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尤其能否解决乡村水利中存在的问题 ,成为目前能否保持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一个关键。本文通过湖北荆门农民自发创造的“划片承包"办法的调查 ,认为在当前以承包为基础的细碎耕地上 ,农户不可能独立解决农田水利的供给。以重新调整农地为基础的“划片承包"在解决农田小水利方面因为重构了责任制 ,而可以有效解决农田水利的某些超越农户层次的问题。作为一个理论性的总结 ,我们认为 ,在村庄公共物品的提供中 ,能否通过各种办法将搭便车者边缘化 ,是这个体制是否有效的关键。边缘化的办法不仅可以是经济的 ,而且可以是文化的、社会的乃至政治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