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教义学中法律解释性命题的可接受性证立

被引:10
作者
王国龙 [1 ,2 ]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
[2] 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关键词
法教义学; 法律解释性命题; 可接受性;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2.03.005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教义学研究是对实在法尤其是实在法规则进行解释和体系化的研究,法律解释性是法教义学考察的核心命题,是对规范陈述在具体案件事实当中意义的研究。法律解释性命题的有效性证立除了需要满足自我证立的融贯性要求之外,也要符合相关理性论辩规则的规制,尤其需要满足可接受性法律证立的修辞论证需要。解释性法律命题的有效性是以法律解释结果的可接受性为基础的,阿尔尼奥的法律解释证立理论正是在此探讨理路上展开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法律理性的逻辑辩护 [J].
熊明辉 .
学术月刊, 2007, (05) :20-25
[3]  
正确的与合理的.[J].乔治·P.弗莱彻;周折;.北大法律评论.2007, 01
[4]  
Rechtstheorie..Aarnio;Alexy;and Peczenik;..1981,
[5]  
法律科学.[M].(德) 佩岑尼克;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  
法律论证原理.[M].(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EvelineT.Feteris)著;张其山;焦宝乾;夏贞鹏译;.商务印书馆.2005,
[7]  
学术与政治.[M].(德) 韦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法律思维导论.[M].(德)卡尔·恩吉施(KarlEngisch)著;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
[9]  
法学方法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
[10]  
法学导论.[M].(德)拉德布鲁赫(G.Radbruch)著;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