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之扩张

被引:16
作者
唐玉富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益诉讼; 公共利益; 权利生成; 整体正义; 原告;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15.02.010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1204 ; 120401 ;
摘要
公益诉讼法律化后的宏大法律图景未能在行动中的实践成为可视的制度实在,公益诉讼法律条款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主要原因在于立法者推崇实用主义和渐进式功利主义的改革路线和利益导向机制,严格限定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将大量主体阻隔于法院大门之外,割裂协调有序的公益诉权主体链条,致使公益诉讼无法实效发挥制度机能。公益诉讼的制度化或者再制度化可将权利生成和整体正义作为指引公益诉讼精细化发展和长远性发展的基本功能导向,适当开放公益诉讼通道,建构行政机关、检察院、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多元互补的原告主体体系,并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务实而理性地探求主体扩张的合理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司法实践分析 [J].
阮丽娟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12) :157-161
[2]   论公益诉讼的诉讼标的 [J].
冀宗儒 .
甘肃理论学刊, 2013, (06) :48-51+2
[3]   环境公益诉讼“零受案率”之反思 [J].
陈亮 .
法学, 2013, (07) :129-135
[4]   民事公益诉讼原则的制度化及实施研究 [J].
张卫平 .
清华法学, 2013, 7 (04) :6-23
[5]   解释论视野中的民事督促起诉 [J].
刘加良 .
法学评论, 2013, 31 (04) :92-98
[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中的若干争议问题研究 [J].
徐海燕 .
法学论坛, 2013, 28 (04) :23-28
[7]   有关消费者公益诉讼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J].
赵红梅 .
中国审判, 2013, (06) :29-31
[9]   公益诉讼制度的力量组合 [J].
韩波 .
当代法学, 2013, 27 (01) :31-37
[10]   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J].
汤维建 .
中国审判, 2012, (06)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