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司法实践分析

被引:19
作者
阮丽娟 [1 ,2 ]
机构
[1]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环保组织; 裁判文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108 ;
摘要
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关键在于对适格原告的选择。2007—2012年30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司法裁判文书显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涵括公民个人、环保局及资源管理部门、检察机关、环保组织及地方政府。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了"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是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其有关原告的模糊规定使得法院在面对具体案件时无法准确认定原告是否适格。在吸取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司法解释或其他法律明确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尤其应以《环境保护法》修改为契机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有条件地建立公民和环保组织、环境行政机关及检察机关三元制诉讼主体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新起点——《民诉法》修改之评析与《环保法》修改之建议 [J].
别涛 .
法学评论, 2013, 31 (01) :101-106
[3]   环境公益诉讼:想说爱你不容易 [J].
吕忠梅 .
中国审判, 2012, (10) :21-23
[4]   环保局的原告资格之辨——云南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评析 [J].
张宝 .
环境, 2011, (05) :32-34
[5]   中国环境司法现状调查——以千份环境裁判文书为样本 [J].
吕忠梅 ;
张忠民 ;
熊晓青 .
法学, 2011, (04) :82-93
[6]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优劣分析和顺序选择 [J].
李挚萍 .
河北法学, 2010, 28 (01)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