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贷款、劳动生产率与企业转型——基于劳动力流动性的视角

被引:65
作者
蔡庆丰 [1 ]
王瀚佑 [1 ]
李东旭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互联网贷款; 数字普惠金融;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流动性; 企业转型;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1.12.007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贷款能够有效缓解中低收入劳动者的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冲击。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探究了互联网贷款发展对域内企业劳动生产率及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预期的金融科技提升企业效率不同,地区互联网贷款的普及降低了域内企业劳动生产率,且该效应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水平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城市层面上,该效应在居民融资约束强、消费预算约束强、劳动力供给紧张、人力资本水平低的三线及以下城市更加显著。互联网贷款缓解了摩擦性失业者的消费预算约束,提升了劳动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导致企业低技能员工流动性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劳动力生产率的下降倒逼企业增加研发与投资,促使其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本文从劳动力流动性的视角探究了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理解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及其带来的潜在冲击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与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6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21]   网络借贷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吗——来自“人人贷”的微观借贷证据 [J].
王博 ;
张晓玫 ;
卢露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2) :98-116
[22]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状况与路径选择——基于570家企业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 [J].
程虹 ;
刘三江 ;
罗连发 .
管理世界, 2016, (02) :57-70
[23]   中国跨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基于286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检验 [J].
李拓 ;
李斌 .
中国人口科学, 2015, (02) :73-83+127
[24]   劳动保护、成本粘性与企业应对 [J].
刘媛媛 ;
刘斌 .
经济研究, 2014, 49 (05) :63-76
[25]   解构经济制度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J].
余林徽 ;
陆毅 ;
路江涌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1) :127-150
[26]   进城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及其解释 [J].
田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28 (05) :69-80+160
[27]   中国农户受金融排斥状况研究——基于我国8省29县1547户农户的调研数据 [J].
王修华 ;
傅勇 ;
贺小金 ;
谭开通 .
金融研究, 2013, (07) :139-152
[28]   中国城市居民的金融受排斥状况研究 [J].
李涛 ;
王志芳 ;
王海港 ;
谭松涛 .
经济研究, 2010, 45 (07) :15-30
[29]   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多维度内涵与实证分析 [J].
李建军 ;
彭俞超 ;
马思超 .
经济研究, 2020, 55 (04) :37-52
[30]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J].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何宗樾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