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的反思
被引:8
|作者:

张国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吴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 上海大学
来源:
关键词:
贯通式;
博士生培养模式;
反思;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08.02.015
中图分类号:
G643 [研究生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在内涵、必要性、作用、建构、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的研究中,要把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分离出来,加强实践研究,从整体与内涵上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学科硕博贯通培养研究生的改革试点[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01) : 49 - 5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制度创新[J]. 江苏高教, 2007, (01) : 83 - 8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关于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点滴思考[J]. 大学教育科学, 2005, (04) : 63 - 66孙大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唐余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4] 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硕博连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 2005, (07) : 24 - 27胡文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廖文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5] 变革双重低效率的博士生学制初探[J]. 中国高等教育, 2004, (02) : 41 - 42卢晓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王小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 [6] 弘扬创新精神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Z1) : 2 - 5顾秉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 [7] 从硕博连读到学硕连读[J]. 教育发展研究 , 1999, (S1) : 27 - 31王子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殷昌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竺曼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10] 对“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 1996, (02) : 78 - 80张小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