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辅助量刑问题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富利
郑海山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辅助量刑; 精准量刑; 个案正义;
D O I
10.16112/j.cnki.53-1160/c.2018.06.001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作为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变量,人工智能以其独有的方式与司法制度发生了不同层次的耦合,既挑战了传统的法律价值与法律观念,也侵蚀了传统刑法体系中"人"的主体性。在建设智慧法院、智能量刑及智能刑法运转系统等司法实践接踵而来的当下,现代刑事制度须主动做出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形事量刑,能够通过大数据算法运用于具有高级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根据行为人的量刑情节、犯罪时各方面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危害危险程度,为法官供给量刑建议。未来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系统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增加案件检校程序、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人格分析系统研发等方面,探索人工智能应用于刑事司法审判的强大辅助功用,屏蔽关系、人情等案外因素,使司法权的运作更契合法治精神,在量刑规范化的视野下实现刑事司法的自治性和公正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31]   “智慧法院”让司法更公正、更高效 [J].
汤维建 .
人民论坛, 2017, (04) :89-91
[32]   量刑规范化实践中错误倾向之纠正——以罪刑法定原则为视野的思考 [J].
王志祥 ;
黄云波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3) :145-152
[33]   自然语言语义分析研究进展 [J].
秦春秀 ;
祝婷 ;
赵捧未 ;
张毅 .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 (22) :130-137
[34]   论“电脑量刑”的基本原理 [J].
赵廷光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7, (02) :8-18
[35]   法官职业的方法论特质 [J].
秦策 .
法学论坛, 2005, (02) :33-38
[36]   实现量刑公正性和透明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J].
赵廷光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 (04) :3-17
[37]   法官素质与法学院的教育 [J].
苏力 .
法商研究, 2004, (03) :60-72
[38]   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 [J].
季卫东 .
中国社会科学, 1993, (01) :83-103
[39]   钱学森同志论法治系统工程与方法 [J].
钱学森 .
科技管理研究, 1981, (04) :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