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化视角下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耦合效果评判

被引:11
作者
谭清美
夏后学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 耦合度; 市民化;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7.04.010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针对当下"人产城统筹"存在的现实需要,从产业集聚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依据出发,本文建立了一个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08—2014年分行业面板数据,利用DIF-GMM和SYS-GMM方法从农民工市民化视角考察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挥的积极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指数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并未实现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146逐渐攀升至2012年的0.4726后又迅猛降至2013年的0.2516,均值为0.2918,互动水平偏低,尚处在磨合阶段;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具有倒"U"特征,提高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将显著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指数。在深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耦合互动过程中,应遵循市场规律,加强产业转移力度,围绕"人"的各项事业,依靠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区,进而对产业区按照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要求进行架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人力资本、地缘特征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陈昭玖 ;
胡雯 .
农业技术经济, 2016, (01) :37-47
[3]   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相互协调了吗?——基于人的物质水平改善视角 [J].
夏后学 ;
谭清美 ;
吴六三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1) :35-44+110
[4]   生产要素拥挤与最优集聚度识别——行业异质性的视角 [J].
沈能 ;
赵增耀 ;
周晶晶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5) :83-95
[5]   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 [J].
柯善咨 ;
赵曜 .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76-88+115
[6]   中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 [J].
逯进 ;
周惠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9) :3-19+36
[7]   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基于系统耦合互动的观点 [J].
张勇 ;
蒲勇健 ;
陈立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6) :57-69
[8]   城镇化效率问题探因 [J].
吴敬琏 .
金融经济, 2013, (11) :10-12
[9]   中国城镇化的转型方向和配套改革 [J].
辜胜阻 ;
刘江日 ;
李洪斌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3) :2-9+126
[10]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使命 [J].
宋健坤 .
经济导刊, 2012, (Z3)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