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为何不能提升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兼论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模式创新

被引:12
作者
曾世宏 [1 ,2 ]
夏杰长 [2 ]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镇化; 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 城市功能转型; 城市服务就业密度;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16.02.001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发现,经济增长长周期中,城镇化进程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中国服务业就业增长与城镇化进程是否具有西方发达国家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中国服务业就业增长与城镇化进程为变量进行回归,发现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对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改善呈显著正相关,但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不能成为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改善的格兰杰成因。因此,中国城镇化模式应该从工业新城建设大跃进向以提高城市服务就业密度的城市功能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A].方远平;唐瑶;.2015 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2015,
[2]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M].曾世宏;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3]  
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 ) 安德鲁索; ( ) 在克伯;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高铁梅;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经济学.[M].[澳]杨小凯著;张定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   技术型服务业高获利能力:市场势力还是创新红利——兼论结构性减税和协同创新对技术型服务业创新的作用 [J].
曾世宏 ;
向国成 .
财贸经济, 2013, (10) :118-126
[7]   服务业就业占比的决定:“鲍莫尔-富克斯”模型再研究 [J].
梁东黎 ;
张淦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08) :16-23
[8]   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基于系统耦合互动的观点 [J].
张勇 ;
蒲勇健 ;
陈立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6) :57-69
[9]   服务业能成为中国经济的动力产业吗 [J].
李钢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4) :43-55
[10]   中国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事实、悖论与解释 [J].
胡拥军 ;
李志阳 ;
毛爽 .
当代经济管理, 2010, 32 (11)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