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化”下的青年网络爱国主义

被引:27
作者
王嘉 [1 ,2 ]
吕君怡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2]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圈层化; 青年群体; 网络爱国主义; 契约精神; 分层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7 [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030301 ; 1204 ;
摘要
"圈层化"作为青年网络社交的重要方式和网络社群发展的最新趋势,对青年网络爱国主义起到促进、放大与整合的作用,从而使其呈现出与传统爱国主义不同的特点:"同质吸引"加剧网络爱国激情的蔓延,"契约精神"促进网络爱国思想的理性化,"分层机制"提高网络爱国行动的组织化。"圈层化"下的青年网络爱国主义也存在潜在危机:"情感极化"削弱青年网络爱国主义理性精神,"信息窄化"干扰青年网络爱国主义价值判断,"行为固化"消解青年网络爱国主义本质内涵。当下,应从创新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构建网络爱国舆论引导体系、掌握网络爱国文化传播主动权、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四个层面,对"圈层化"下的中国青年网络爱国主义进行有效引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3+179 +17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青年身份认同的“微”建构 [J].
葛彬超 ;
孟伏琴 .
中国青年研究, 2020, (06) :107-113
[3]   透视青年“圈层化”现象:表征、缘由及引导 [J].
项久雨 .
人民论坛, 2020, (01) :104-106
[6]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 [J].
马得勇 ;
陆屹洲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03) :180-192+197
[7]   二次元亚文化的“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 [J].
何威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 40 (10) :25-30
[8]   让网络爱国主义健康发展 [J].
段然 .
人民论坛, 2018, (16) :230-231
[9]   当代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的话语特征、多维价值及引导路径 [J].
栗蕊蕊 ;
闫方洁 .
思想理论教育, 2018, (05) :56-60
[10]   基于社交网络的组织非正式沟通实证研究 [J].
董晶 ;
魏娜 ;
张俊妮 .
现代管理科学, 2018, (04)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