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形象在大后方的塑造及国共博弈

被引:12
|
作者
洪富忠
机构
[1] 西南大学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大后方; 形象塑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5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展示中共施政理念与实践的最佳样本,在建构中共政治形象中具有典型意义。中共力图通过报刊、图书介绍、赴边区考察等形式向大后方民众宣传边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把边区塑造为中国政治上最民主最先进的地区,从而构建一个既有先进理论指导,又具备善治能力的先进政党形象。这些措施扩大了陕甘宁边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增进了大后方民众特别是部分知识分子对边区及中共的了解,有力地提升了中共的政治形象。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1]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M]. 北京出版社 , 宋金寿 主编, 1995
  • [12] 北行漫记[M]. 湖南出版社 , (美)福尔曼著, 1993
  • [13] 延安一月[M]. 上海书店 , 赵超构著, 1992
  • [14] 陕甘宁边区[M]. 新华出版社 , 王寅城编写, 1990
  • [15] 《周恩来年谱[1898-1949]》 .2 .
  • [16] 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的政况 .2 林祖涵. 新华日报 . 1938
  • [17] 延安进行曲 .2 新华日报 . 1938
  • [18] 司法在西北边区 .2 纳君. 民意周刊 .
  • [19] 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 .2 高素兰. . 2010
  • [20]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