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保护、发展与福祉问题——一个跨学科研究框架的提出与应用

被引:7
作者
李树茁 [1 ]
高博发 [1 ]
李聪 [2 ]
黎洁 [1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保护发展; 人类福祉; 公共政策; 跨学科; 研究框架;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21.02.002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保护、发展与福祉目标难以协调的问题,通常需要一定的政策工具创新,追求多维目标的实现。但现有围绕该问题的研究多从单一学科视角出发,难以对政策作用的机制和效果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价。本研究基于新的研究理念与思路试图提出一个跨学科、多层次、多尺度的研究框架,建立政策分析、学术研究与治理干预之间互动融合的过程,并以一个研究案例为例介绍研究框架的具体应用过程。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框架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分析保护政策对不同时空尺度内的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机制,科学评估政策实施的预期经济成本与生态效益,强调学术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政策分析的需要,并提倡将研究结果应用到政策实践过程之中,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3+165 +165-16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21]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研究:黄河流域案例 [J].
杨莉 ;
甄霖 ;
潘影 ;
曹晓昌 ;
龙鑫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3) :131-138
[22]   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结构视角的可持续生计分析 [J].
李树茁 ;
梁义成 ;
MARCUS WFELDMAN ;
GRETCHEN CDAILY .
公共管理学报, 2010, 7 (02) :1-10+122
[23]   成本效益、政策机制与生态恢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整体视角下对我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政策的评价 [J].
徐志刚 ;
马瑞 ;
于秀波 ;
姜鲁光 ;
王毅 .
中国软科学, 2010, (02) :5-13+131
[24]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 [J].
黎洁 ;
李亚莉 ;
邰秀军 ;
李聪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5) :29-38+96
[25]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 [J].
傅伯杰 ;
周国逸 ;
白永飞 ;
宋长春 ;
刘纪远 ;
张惠远 ;
吕一河 ;
郑华 ;
谢高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6) :571-576
[2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尺度特征 [J].
张宏锋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生态学杂志, 2007, (09) :1432-1437
[27]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 [J].
彭水军 ;
包群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5) :15-23
[28]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局限和基本范式 [J].
谢高地 ;
肖玉 ;
鲁春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2) :191-199
[29]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J].
曹光辉 ;
汪锋 ;
张宗益 ;
邹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1) :25-29
[30]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 [J].
毛显强 ;
钟瑜 ;
张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