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晋陕蒙能源区城镇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刘焱序
[1
,2
]
吴文恒
[1
]
温晓金
[1
]
张东海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城镇化;
灯光强度;
NPP价值;
晋陕蒙能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研究能源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对于更好地认识能源富集地区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1992-2009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建立晋陕蒙能源区城镇化形态的年尺度时间折线图,探究其空间过程与动态强度,并用与NPP价值量成正比关系的植被固碳释氧效应反映生态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过程在空间上的总强度不断上升,但单位面积强度有所波动,其形态趋于边缘复杂化和布局分散化;大部分区域NPP价值量与城镇化强度均在增加,少数城镇化快速增长区域NPP价值量下降。说明城镇中心的植被固碳释氧效应虽因不透水面增大而有所降低,但城镇化进程并未降低区域整体的固碳释氧服务功能。能源区良好生态环境的客观需求和发展积累的大量资金可能有益于推动城镇化区域的生态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2009 / 20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