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蒙能源区城镇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刘焱序 [1 ,2 ]
吴文恒 [1 ]
温晓金 [1 ]
张东海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灯光强度; NPP价值; 晋陕蒙能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研究能源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对于更好地认识能源富集地区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1992-2009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建立晋陕蒙能源区城镇化形态的年尺度时间折线图,探究其空间过程与动态强度,并用与NPP价值量成正比关系的植被固碳释氧效应反映生态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过程在空间上的总强度不断上升,但单位面积强度有所波动,其形态趋于边缘复杂化和布局分散化;大部分区域NPP价值量与城镇化强度均在增加,少数城镇化快速增长区域NPP价值量下降。说明城镇中心的植被固碳释氧效应虽因不透水面增大而有所降低,但城镇化进程并未降低区域整体的固碳释氧服务功能。能源区良好生态环境的客观需求和发展积累的大量资金可能有益于推动城镇化区域的生态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2009 / 20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DMSP/OLS数据应用研究综述 [J].
王鹤饶 ;
郑新奇 ;
袁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1) :11-19
[2]   1991年以来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空间演化模式 [J].
王振波 ;
方创琳 ;
王婧 .
地理学报, 2011, 66 (12) :1657-1668
[3]   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 [J].
姚士谋 ;
陆大道 ;
王聪 ;
段进军 ;
武清华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1947-1955
[4]   城市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以淮北市城区为例 [J].
张小飞 ;
王如松 ;
李正国 ;
李锋 ;
吴健生 ;
黄锦楼 ;
于盈盈 .
生态学报, 2011, 31 (20) :6204-6214
[5]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紧凑度评价分析 [J].
马丽 ;
金凤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8) :1014-1020
[6]   基于GIS的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评价 [J].
李晶 ;
任志远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4) :2943-2950
[7]   近30年来绵阳市城市用地扩展模式研究 [J].
董廷旭 ;
秦其明 ;
王建华 .
地理研究, 2011, 30 (04) :667-675
[8]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评价与应用 [J].
舒松 ;
余柏蒗 ;
吴健平 ;
刘红星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26 (02) :169-176
[9]   青海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规律及其未来变化趋势 [J].
李红梅 ;
周秉荣 ;
李林 ;
王振宇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2) :215-220
[10]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应用研究综述 [J].
杨眉 ;
王世新 ;
周艺 ;
王丽涛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01)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