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6
作者
闫绪娴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社会易损性评价; 空间格局; 投影寻踪聚类; 因子分析;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05.008
中图分类号
D669.69 [残疾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通过投影寻踪—因子分析,构建了弱势群体易损性、社会及社会保障易损性、人口易损性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西部地区2000—2011年数据为例,运用投影寻踪聚类方法,对其进行了三个层面的空间特征和区域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广西、宁夏为第一类,自然灾害社会综合易损度最高。陕西、甘肃、西藏、云南、内蒙古、新疆、青海为第二类,自然灾害社会综合易损度较高。江西、安徽、重庆、四川为第三类,自然灾害社会综合易损度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灾害易损性时空格局差异分析 [J].
唐波 ;
刘希林 ;
李元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72-78+85
[2]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与空间格局分析 [J].
唐玲 ;
刘怡君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 14 (03) :49-53+59
[3]   陕西省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 [J].
文彦君 .
灾害学, 2012, 27 (02) :77-81
[4]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J].
陈磊 ;
徐伟 ;
周忻 ;
马玉玲 ;
袁艺 ;
钱新 ;
葛怡 .
灾害学, 2012, 27 (01) :98-100+110
[5]   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的投影寻踪模型 [J].
徐华锋 ;
方志耕 .
统计与决策, 2010, (04) :161-163
[6]   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郭跃 .
灾害学, 2005, (04) :92-96
[8]   自然灾害研究中的社会易损性评价 [J].
姜彤 ;
许朋柱 .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6, (03) :186-191
[9]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赵卫权.重庆师范大学. 2008
[10]  
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M]. 科学出版社 , 王静爱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