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政”、综合政绩考核与政府机构改革

被引:3
作者
宋小宁 [1 ]
佟健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现代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管理学院
[2] 辽宁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懒政”; 政绩考核; 机构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懒政"是一种隐性腐败,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懒政"的制度根源是什么?文章认为,这源于当前针对地方官员的综合政绩考核制度与不同层级政府机构职能不配套。综合政绩考核中最重要的两项指标是经济和社会指标,而两者是冲突任务,经济改革上要"去产能",社会保障上要保就业。"去产能"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失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面对冲突任务,地方政府官员会顾此失彼,维持现状是最优选择,这就是"懒政"的制度根源。因此,要解决"懒政"问题,必须减少基层政府官员承担任务的冲突程度。要从纵向政府机构改革入手,重新调整各个层级政府间的任务分工,将冲突严重的一类任务由基层市县政府交给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官员“为官不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A省垂直系统的数据 [J].
文宏 ;
张书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10) :100-107
[2]   从揽政到懒政的政治学分析 [J].
蔡立辉 .
学术研究, 2017, (05) :41-48
[3]   从邀功到避责:基层政府官员行为变化研究 [J].
倪星 ;
王锐 .
政治学研究, 2017, (02) :42-51+126
[4]   庸官懒政的博弈分析 [J].
杨雨莲 ;
张国清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47 (02) :138-147
[5]   “为官不为”现象剖析及其规制 [J].
金太军 ;
张健荣 .
学习与探索, 2016, (03) :42-47
[6]   官员不作为的深层原因分析 [J].
燕继荣 .
人民论坛, 2015, (15) :22-25
[7]   政企合谋与矿难: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J].
聂辉华 ;
蒋敏杰 .
经济研究, 2011, 46 (06) :146-156
[8]   懒政、政治堰塞与治理——“瓮安事件”的思考 [J].
刘铎 .
理论视野, 2008, (09) :58-59
[9]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10]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郑秉文,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