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政府与银行利益激励相容机制研究——基于股权激励的思考

被引:3
作者
谢晟 [1 ]
谢小云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2]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关键词
机制设计; 激励相容; 委托代理理论; 股权激励模型; PPP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0201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从机制设计理论为出发点,以政府为委托人,商业银行为代理人,运用股权激励模型研究地方政府与银行的激励相容机制,银行通过股权(剩余索取权)的获得,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发地提高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并会自觉地监督项目情况,政府则可以通过激励银行,不仅可以减少财政负担,还可以得到更优的项目产值,从而达成双赢的博弈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股权激励模型的研究 [J].
郑君君 ;
谭旭 ;
范文涛 ;
不详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5, (01) :24-29
[3]   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PP)模式研究述评 [J].
叶晓甦 ;
徐春梅 .
软科学, 2013, 27 (06) :6-9
[4]   激励机制、投资项目与经营者行为 [J].
林辉 ;
何建敏 .
管理工程学报, 2004, (01) :92-94
[5]   两大股权激励方式激励作用的比较研究——基于厌恶经理人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J].
杨慧辉 .
经济经纬, 2008, (02) :109-113
[6]  
微观经济学[M]. 格致出版社 , (美) 范里安 (Varian,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