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城市洪涝的社会脆弱性空间识别与规划策略——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4
|
作者
陈轶 [1 ]
刘涛 [2 ]
张峰 [3 ]
叶志聪 [4 ]
机构
[1]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洪涝; 社会脆弱性; 空间识别; 规划策略; 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双重力量作用下,日益频繁的洪涝灾害已成为中国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社会脆弱性评估识别易受淹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是降低风险和增强气候适应性的重要途径。以南京市为例,通过构建面向洪涝的城市社会脆弱性评价框架,识别南京社会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社会脆弱性总体上呈现“中心—外围”模式,即中心城区和远郊区社会脆弱性高,近郊区社会脆弱性低,进一步划分了“高暴露型”、“高暴露—高敏感型”、“高暴露—低适应型”和“低适应型”四种政策分区,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中国暴雨洪涝灾情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胡畔
    陈波
    史培军
    [J]. 地理学报, 2021, 76 (05) : 1148 - 1162
  • [2] 基于随机森林与可变模糊集的城市洪涝脆弱性评估
    陈军飞
    李倩
    邓梦华
    裴金鹏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 29 (11) : 2551 - 2562
  • [3] 不同类型传统村落脆弱性比较研究
    邹君
    刘媛
    刘沛林
    [J]. 人文地理, 2020, 35 (04) : 56 - 63+120
  • [4] 江苏省暴雨洪涝灾害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
    王豫燕
    王艳君
    姜彤
    [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 33 (04) : 27 - 32+45
  • [5] 城市居民住宅的暴雨内涝脆弱性评估——以上海为例
    石勇
    [J]. 灾害学, 2015, 30 (03) : 94 - 98
  • [6]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研究
    贺帅
    杨赛霓
    汪伟平
    石蜜蜜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03) : 299 - 305
  • [7] 社会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
    黄晓军
    黄馨
    崔彩兰
    杨新军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11) : 1512 - 1525
  • [8]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城市脆弱性建模与仿真
    袁朋伟
    宋守信
    潘显钟
    董晓庆
    [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1) : 54 - 60
  • [9] 家户水灾社会脆弱性的评估方法研究——以长沙地区为例
    葛怡
    刘婧
    史培军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6) : 33 - 37
  • [10] Evaluating social vulnerability indicators: criteria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Social Vulnerability Index[J] . Seth E. Spielman,Joseph Tuccillo,David C. Folch,Amy Schweikert,Rebecca Davies,Nathan Wood,Eric Tate.Natural Hazards . 20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