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网络中的“数据女工”: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视角下的女性数字劳动

被引:8
作者
全红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流动站
关键词
数据女工; 数字劳动; 马克思主义; 数字资本; 异化;
D O I
10.13277/j.cnki.jcwu.2022.01.012
中图分类号
C913.68 [妇女问题];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1201 ;
摘要
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发展的粉丝经济、明星流量经济催生了"数据女工"群体和现象。从事数据制作的女性追星群体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休闲娱乐与新兴的产业模式相融合,赋予了数据女工生产劳动、数字劳动的双重面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域中,"劳动"是一个关涉到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概念,资本主义与异化则阻碍了个体通过劳动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结合网络民族志获取的数据女工实证素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可以发现,数据女工呈现出不同于作为一种娱乐方式的粉丝追星的生产劳动特征、不同于传统物质劳动的数字劳动特征。在此过程中,这一群体所遭受的肇始于数字资本的性别困境和劳动异化同样清晰可见,亟待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1922-1936年苏联妇女社会地位变化研究.[D].马佩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9, 09
[2]  
成年女性粉丝中的性别政治.[D].黄淑贞.南京大学.2011, 10
[3]   房间里的大象——女性偶像明星的女性粉丝研究 [J].
魏梦雪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0, (04) :90-97
[5]   “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J].
李文明 ;
吕福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6) :136-148
[6]   信息资本主义及互联网的劳工 [J].
Christian Fuchs ;
陈婉琳 ;
黄炎宁 .
新闻大学, 2014, (05) :8-24
[7]   媒介粉丝文化与女性主义 [J].
鲍震培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6) :120-129
[8]   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研究 [J].
顾英伟 ;
李娟 .
现代管理科学, 2007, (06) :79-80
[9]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劳工”研究.[D].吴鼎铭.武汉大学.2015, 07
[10]  
帝国、都市与现代性.[M].许纪霖; 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