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性别——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性别教育

被引:3
作者
李斌
机构
[1]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性别;
D O I
10.13277/j.cnki.jcwu.2020.02.007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C913.14 [两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030301 ; 1204 ;
摘要
商业利益和传统性别文化共同助推了网络中明显或隐含的性别歧视,这一性别歧视具有虚拟和难以控制的特性,并伴随着与之相关的"蝴蝶效应"和"从众效应"。网络世界特有的虚实二重性,使网络中的性别问题成了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对网络中的性别问题进行积极干预和及时矫治,是提升网络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举措。在此基础上,加强"寄寓式"的性别意识培育和加强网络中的社会性别监管,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入性别教育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性别与传播——网络媒体中“被看”的女性形象 [J].
曾长秋 ;
李斌 .
兰州学刊, 2015, (03) :188-191
[2]   将先进性别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J].
崔兰平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3, (06) :84-87
[3]   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探索 [J].
闫玉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6 (06) :40-42
[4]   “剩女”与盛宴——性别视角下的“剩女”传播现象与媒介传播策略研究 [J].
刘利群 ;
张敬婕 .
妇女研究论丛 , 2013, (05) :76-82
[6]   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J].
张耀灿 ;
曹清燕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06) :169-171
[7]   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讨论 [J].
李慧英 .
妇女研究论丛, 1996, (03) :5-7+18
[8]  
转型期性别问题重大风险的防范与应对.[N].韩廉;韩自韵;.湖南日报.2019,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17,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