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入罪实质出罪:无罪判决样本的刑事出罪机制研究

被引:76
作者
刘艳红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实质出罪; “但书”规定; 法定出罪事由; 超法规事由;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20.08.010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坚持"形式入罪、实质出罪"是贯彻实质法治国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要义。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刑事出罪机制的运行呈现出过度透支"但书"规定,使之凌驾于法定出罪事由之上,形成庞杂的"但书"出罪系统,过度强调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利益权衡,使得刑法近乎沦为"损害填补法"。在刑事犯罪圈扩张化与刑事处罚前置化的大背景下,应以实质出罪事由体系的建构为基本着力点,理清我国《刑法》"但书"规定与法定出罪事由之间的基本关系,增补法定出罪事由的类型,坚守存疑有利于行为人的法治底线,真正做到"合法入罪、合理出罪"。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31]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 [J].
马克昌 .
中国法学, 2007, (04) :117-122
[32]   日本刑事程序被害人救济措施研究及借鉴 [J].
郭京燕 ;
黄松涛 ;
张华 .
法律适用, 2007, (07) :58-63
[33]   “刑事政策”应当是什么?——刑事政策概念解析 [J].
王牧 ;
赵宝成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 (02) :13-22
[34]  
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德) 罗克辛, 2010
[35]  
立法者的科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英) 哈孔森, 2010
[36]  
日本刑法典[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译, 2006
[37]  
德国刑法学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 2005
[38]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39]  
刑法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高铭暄,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