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价值的法律与经济分析——中国生命赔偿法律的改革路径

被引:21
作者
李本森 [1 ,2 ]
机构
[1]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法学院(Bloomington)
[2]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生命价值; 生命赔偿; 人力资本; 边际效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在经济、法律等领域中,生命的价值是可以计算的,法律上的生命权是可赔偿和可救济的。生命价值的科学计算,不仅关系到对各种侵权事件中受害人的合理赔偿,还涉及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赔偿制度来有效阻却各种人身侵权行为的发生。西方学界形成了人力资本法和意愿支付法两种计算生命价值的方法。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并吸收意愿支付法中的风险因子,构建基于法律赔偿上的生命价值的计算方式,为破解生命赔偿的法律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透过对生命赔偿的边际效用的分析,中国生命赔偿的总体标准应当达到或接近赔偿边际效用的临界值。中国生命赔偿法律的改革,应体现分类差异与特殊差异互补的原则,体现对生命的充分保护与对生命侵权的严格制裁和有效预防的统一,体现法律上的公平与赔偿上的效率的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4+222 +22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POSTHUMOUS INTERESTS AND POSTHUMOUS RESPECT [J].
PARTRIDGE, E .
ETHICS, 1981, 91 (02) :243-264
[3]   中国人力资本测度与指数构建 [J].
李海峥 ;
梁赟玲 ;
Barbara Fraumeni ;
刘智强 ;
王小军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42-54
[4]   《侵权责任法》死亡赔偿制度解读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0, (03) :22-36
[5]   家庭的民事主体地位研究 [J].
肖立梅 .
河北法学, 2009, 27 (03) :118-123
[6]   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若干问题 [J].
王利明 .
当代法学, 2008, (05) :3-13
[7]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 [J].
张新宝 .
法学研究, 2008, 30 (04) :36-53
[8]   运用半对数模型探索生命价值测度的新方法 [J].
赵妍 ;
冯之坦 ;
朱时娟 ;
赵鹏 .
统计与决策, 2007, (09) :6-7
[9]   从人格利益到人格要素——人格权法律关系客体之界定 [J].
马骏驹 .
河北法学, 2006, (10) :43-49
[10]   论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 [J].
姚辉 ;
邱鹏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6, (04) :1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