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LPCA-GSO可持续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区域为例

被引:4
|
作者
檀菲菲 [1 ]
陆兆华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非线性主成分分析; 施密特正交化; 可持续发展评价; 环渤海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发展的持续性和系统的协调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的三角构架,而在传统上基于各子系统主成分分析结果直接进行形色各异的加权计算对可持续发展评价而言是有待商榷的。提出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和施密特正交化(NLPCA-GSO)相耦合的方法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并由此建立区域发展持续性模型和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度模型,再以环渤海区域为实证分析其2001—2010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基于NLPCA-GSO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模型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主成分分析及对各子系统结果的综合评价的不足;区域发展持续性模型、协调性模型和区域可持续系统变化的滤波分析形象地揭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内涵;实证研究表明环渤海区域在研究时段内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所上升,而环境子系统持续性的下降是引起区域发展持续性和系统协调度的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丰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学,也可为环渤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403 / 24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