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混合利用研究评述及框架体系构建

被引:31
作者
郑红玉 [1 ]
吴次芳 [1 ]
沈孝强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混合利用; 评述; 拓展; 框架体系; 城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3.020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成为资源紧约束下城市的理性之选,探索土地混合利用理论实践对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总结并拓展国内外土地混合利用研究的主体内容,构建土地混合利用研究的框架体系。研究发现:(1)当前土地混合利用研究基本围绕"概念内涵—组织形式—定量测度"的主体内容展开;(2)已有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进一步拓展并构建"概念内涵—组织形式—动态演替—定量测度—实践路径—管理体系"六位一体的框架体系,形成"理论—方法—实践"相统一的研究脉络;(3)规范土地混合利用的概念内涵,完善土地混合利用的量化技术,探索土地混合利用的实践模式可能是未来土地混合利用研究的重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城市土地混合利用测度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J].
包宇 .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5 (22) :5794-5797+5801
[2]   土地利用混合度对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的影响 [J].
李俊芳 ;
姚敏峰 ;
季峰 ;
向蕾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 (09) :1415-1423
[3]   阿姆斯特丹混合使用开发的规划实践 [J].
文雯 .
国际城市规划, 2016, 31 (04) :105-109
[4]   城市中心区的小单元功能混合发展模式——伦敦中央活动区模式的启示 [J].
陈楠 ;
陈可石 ;
崔莹莹 .
国际城市规划, 2016, 31 (03) :56-62
[5]   空间一致性视角下的城市紧凑发展与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J].
郑红玉 ;
吴次芳 ;
郑盛 ;
卓跃飞 ;
张群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4) :35-42
[6]   土地混合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对低碳城市空间的影响研究 [J].
邓寄豫 ;
桂鹏 ;
郑炘 .
建筑与文化, 2016, (02) :161-163
[7]   城市混合土地利用新趋势及其规划控制管理研究 [J].
张梦竹 ;
周素红 .
规划师 , 2015, (07) :42-48
[8]   北京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居民职住分离的影响 [J].
党云晓 ;
董冠鹏 ;
余建辉 ;
张文忠 ;
谌丽 .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919-930
[9]   专业市场型混合功能聚落的形态演进与机制解析——浙江“义乌模式”的商住共同体实证 [J].
朱晓青 .
经济地理, 2015, 35 (05) :111-117
[10]   论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的科学化 [J].
王向东 ;
张恒义 ;
刘卫东 ;
陆张维 .
经济地理, 2015, 35 (01)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