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山地丘陵区自然资源空间精准识别与管制方法

被引:41
|
作者
杜腾飞
齐伟
朱西存
王鑫
张瑜
张蕾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自然资源空间精准管制;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地形位指数;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自然资源空间管制是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工具,严守生态安全格局的底线思维对于重建系统完备、生态盈余的自然资源空间管制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胶东半岛典型山地丘陵区——栖霞市为例,应用数据密集型知识挖掘,集成地理信息方法与模型,基于栅格从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两方面精准识别生态源地,利用地形位指数修正基本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从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实现自然资源分区管制。结果表明:栖霞市生态源地面积为627.80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1.14%,集中分布在中东、中南和西北部,且超过一半源地为林地;关键、优化生态廊道各237.19 km、83.90 km,大多由林地组成,主要分布在中东、西北和西南部,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条件建设区和优先建设区,为自然资源空间精准管制提供方法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190 / 120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21]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安庆市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研究
    储金龙
    王佩
    顾康康
    汪勇政
    [J].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6, 24 (03) : 100 - 107
  • [22] 冀西北间山盆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
    陈影
    哈凯
    贺文龙
    王志涛
    冯菲
    门明新
    丁庆龙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4) : 556 - 569
  • [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网络构建与评价[J]. 陈小平,陈文波.应用生态学报. 2016(05)
  • [2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展
    范拴喜
    甘卓亭
    李美娟
    张掌权
    周旗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7) : 310 - 315
  • [25]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
    李宗尧
    杨桂山
    董雅文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 106 - 113
  • [26]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
    马克明
    傅伯杰
    黎晓亚
    关文彬
    [J]. 生态学报, 2004, (04) : 761 - 768
  • [27]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俞孔坚
    [J]. 生态学报, 1999, (01) : 10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