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山地丘陵区自然资源空间精准识别与管制方法
被引:41
|作者:
杜腾飞
齐伟
朱西存
王鑫
张瑜
张蕾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自然资源空间精准管制;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地形位指数;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自然资源空间管制是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工具,严守生态安全格局的底线思维对于重建系统完备、生态盈余的自然资源空间管制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胶东半岛典型山地丘陵区——栖霞市为例,应用数据密集型知识挖掘,集成地理信息方法与模型,基于栅格从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两方面精准识别生态源地,利用地形位指数修正基本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从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实现自然资源分区管制。结果表明:栖霞市生态源地面积为627.80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1.14%,集中分布在中东、中南和西北部,且超过一半源地为林地;关键、优化生态廊道各237.19 km、83.90 km,大多由林地组成,主要分布在中东、西北和西南部,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条件建设区和优先建设区,为自然资源空间精准管制提供方法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190 / 1200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