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山地丘陵区自然资源空间精准识别与管制方法

被引:41
|
作者
杜腾飞
齐伟
朱西存
王鑫
张瑜
张蕾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自然资源空间精准管制;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地形位指数;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自然资源空间管制是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工具,严守生态安全格局的底线思维对于重建系统完备、生态盈余的自然资源空间管制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胶东半岛典型山地丘陵区——栖霞市为例,应用数据密集型知识挖掘,集成地理信息方法与模型,基于栅格从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两方面精准识别生态源地,利用地形位指数修正基本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从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实现自然资源分区管制。结果表明:栖霞市生态源地面积为627.80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1.14%,集中分布在中东、中南和西北部,且超过一半源地为林地;关键、优化生态廊道各237.19 km、83.90 km,大多由林地组成,主要分布在中东、西北和西南部,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条件建设区和优先建设区,为自然资源空间精准管制提供方法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190 / 120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八大特征变化
    赵毓芳
    祁帆
    邓红蒂
    [J]. 中国土地, 2019, (05) : 12 - 15
  • [2]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职能构架与路径设计
    强真
    [J]. 中国土地, 2019, (02) : 22 - 25
  • [3] 生态安全导向的西南山地城镇空间管制区划研究——以重庆涪陵区为例
    张栩晨
    黄鑫
    [J]. 建筑与文化, 2019, (01) : 152 - 153
  • [4]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区域识别研究
    虞虎
    钟林生
    曾瑜皙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10) : 1766 - 1780
  • [5] 地理大数据为地理复杂性研究提供新机遇
    程昌秀
    史培军
    宋长青
    高剑波
    [J]. 地理学报, 2018, 73 (08) : 1397 - 1406
  • [6] 自然生态空间的边界划定方法
    邹晓云
    邓红蒂
    宋子秋
    [J]. 中国土地, 2018, (04) : 9 - 11
  • [7] 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优化策略
    彭建
    李慧蕾
    刘焱序
    胡熠娜
    杨旸
    [J].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 701 - 710
  • [8]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城市扩张模拟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天水市规划区(2015—2030年)为例
    丛佃敏
    赵书河
    于涛
    陈诚
    王小标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01) : 14 - 26
  • [9] 海口市生态用地变化与安全格局构建
    朱敏
    谢跟踪
    邱彭华
    [J]. 生态学报, 2018, 38 (09) : 3281 - 3290
  • [10]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理论分析及管制策略研究
    沈悦
    刘天科
    周璞
    [J]. 中国土地科学, 2017, 31 (12) : 17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