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镇化之辩:构建区域联动发展研究新框架

被引:15
作者
何燕 [1 ,2 ,3 ]
周靖祥 [1 ,2 ]
机构
[1] 湘潭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CRR)
[2] 湘潭大学商学院
[3] 日本九州大学经济学府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镇化; 区域发展; 城乡平衡; 城市化联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国内并未形成城市化的共识,城市化推进却处处受挫。当代中国城乡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陷入了两难困局: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另一方面,城市社会矛盾和发展受困快速显现。两方面的事实比兑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城市化道路诉求"的存在,表明既有的城市化进程推进方式面临挑战,需要进行大幅调整。文章基于此现实和理论发展困境,构设中国城市化研究新框架;文献归纳总结贯穿全文,内容谋篇布局抓住城市化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困局,意在构建中国的城市化理论与实证研究概念性框架。中国道路选择题注作两层含义进行解读:其一,解构本土化城市化理论;其二,探讨契合于中国实情、因地制宜的城市化和城镇化路径选择。植入"脆弱性"概念研究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正当其时,有鉴于此,文章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1]  
土地权利再配置的时代难题[N]. 周靖祥.上海证券报. 2013 (004)
[12]  
土地管理制度需深层次改革[N]. 胡存智.中国经济导报. 2013 (B01)
[13]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因素[N]. 周靖祥.上海证券报. 2013 (005)
[14]  
逆城市化并非大城市的衰落[N]. 杨重光.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 (007)
[15]  
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制度创新[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景春梅, 2010
[16]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M]. 新星出版社 , 赵冈著, 2006
[17]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M].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厉以宁等著, 1991
[18]  
谁是城镇化主力 .2 周靖祥. 瞭望东方周刊 . 2013
[19]   城镇农村劳动力“吸纳”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检验——基于1990—2006年省际所有制变革视角探析 [J].
周靖祥 ;
何燕 .
世界经济文汇, 2009, (01) :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