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风险及伦理规制

被引:114
|
作者
王禄生 [1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2] 东南大学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技术伦理;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9.02.010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与传统司法信息化相比,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呈现出数据前置性、算法依赖性、自我适应性与领域限定性的技术特征以及范围全面性、功能根本性、地位关键性与态度开放性的时代特征。上述特征与司法场景特性的融合交叠可能诱发司法固有属性被消解、法官主体地位被削弱、司法改革目标被替代和司法改革结果失控等风险。为了有效防范风险,在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必须遵循以保障司法固有属性为终极目标、以强化法官主体地位为根本出发点、以工具主义为功能定位、以比例原则推动审慎创新的伦理规范。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 [11] 智慧法院:释放不一样的司法红利[N]. 闵凌欣,詹旋江.福建日报. 2018 (003)
  • [12]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N]. 吴月辉.人民日报. 2017 (020)
  • [13]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014年年终报告[N]. 罗伯茨,黄斌,杨奕.人民法院报. 2015 (008)
  • [14] 大数据影响下的法律实践与法学研究[N]. 胡凌.光明日报. 2014 (015)
  • [15]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导论[M].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姚海鹏, 2017
  • [16] 技术主义司法改革与法治现代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宋远升, 2017
  • [17] 智能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李彦宏, 2017
  • [18] 大数据挖掘[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周英, 2016
  • [19] 基于规则和案例推理集成的刑事案件量刑决策支持研究[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佘贵清, 2016
  • [20] 中国法院信息化第三方评估报告[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