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德国债法总则的缘起:理论内核与体系建构

被引:7
作者
谢鸿飞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潘德克顿; 债法总则; 债法体系; 债的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51.6 []; DD913 [];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 ;
摘要
债法总则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其前提是从各种债的具体类型中抽象出统一的"债"的概念。学界的共识是,依据法律效力的相似性,可以从各种债的类型中抽象出"债"的概念,但对债的内容是否必须具有财产性存在争议。在潘德克顿学派形成时期,罗马法学派和日耳曼法学派都建构了各自的债法总则理论体系,但两者并没有根本差异,其债法总则理论体系均包括两个核心内容:一是债作为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内容等;二是债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这种债法总则理论体系最符合提取公因式的要求,避免了债法总则与债法分则内容上的重合,但在债的类型方面,其体系没有完全解决与分则内容的重合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一般债法在未来民法典中的规范配置.[J].张家勇;.北航法律评论.2016, 00
[2]   论民法典中债法总则之存废 [J].
杨立新 .
清华法学, 2014, 8 (06) :81-96
[3]   论债法总则与合同法总则的关系 [J].
王利明 .
广东社会科学, 2014, (05) :224-236
[4]   债法总则的功能演变——从共同规范到体系整合 [J].
陆青 .
当代法学, 2014, 28 (04) :59-69
[5]  
论债法总则的体系地位与规范结构.[J].朱广新;.北航法律评论.2013, 00
[6]   中国债法的现状与未来 [J].
崔建远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31 (01) :135-141
[8]   我国民法典应设立债法总则的几个问题 [J].
柳经纬 .
中国法学, 2007, (04) :3-12
[9]   评《民法草案》的体系结构 [J].
李开国 .
现代法学, 2004, (04) :19-27
[10]  
我国民法典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梁慧星;.法制现代化研究.2004,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