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近6年陕甘宁三省5—9月短时强降水统计特征
被引:70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苗春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上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概念模型;
物理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5 2010年5 9月加密自动气象站1 h降水资料对陕甘宁三省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天气学概念模型以及物理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在陕什宁三省存在4个活跃区和3个不活跃区;7-8月是短时强降水的多发期,两大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中旬,日变化呈双峰分布,1 h降水量≥30 mm的短时强降水具有夜间多发性;通过典型个例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低槽-副高型、低涡-远距离台风型、两高切变型3类短时强降水慨念模型;从物理量场来看,3类短时强降水均具有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层结(能量)、高于发生冰雹的0℃层高度、较厚的暖云厚度,且均发生在弱风切变环境中;低槽-副高型最为典型,其抬升凝结高度最高,500 hPa与850 hPa假相当位温差△θsc抬升指数,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量值最低,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高,1 h降水量大多在25 mm以内。低涡-远距离台风型水汽条件最好,深厚湿区、次天气尺度Ω系统和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使短时强降水发生范围最广,强度更强。两高切变型降水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短并具有突发性,其△θsc、抬升指数、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最高,0~3 km垂直风切变最强,对流性特征明显,特别是强天气威胁指数接近300,强降水发生的同时往往伴有雷暴。
引用
收藏
页码:691 / 7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引发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强降雨过程成因[J]. 应用气象学报, 2011, 22 (04) : 385 - 397钤伟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罗亚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人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宫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远距离台风影响下的陕西大暴雨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1, 28 (03) : 514 - 523李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陕西省气象台高维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市气象局 陕西省气象台杜继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局 陕西省气象台侯建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陕西省气象台
- [3]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时空分布与天气学特征分析[J]. 气象, 2011, 37 (02) : 177 - 184苏永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国家气象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何立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巩远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李泽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郁珍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国家气象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4] 杭州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及预报研究[J]. 科技通报, 2010, 26 (04) : 494 - 500+545杨诗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郝世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冯晓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胡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
- [5] 贺兰山东麓宁夏一次极值暴雨过程分析[J]. 气象科学, 2010, 30 (03) : 332 - 337纪晓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区气象局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宁夏气象台 宁夏区气象局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桑建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区气象局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宁夏区气象局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马筛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台 宁夏区气象局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胡文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区气象局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宁夏气象台 宁夏区气象局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杨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气象台 宁夏区气象局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 [6] 济南市区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J]. 气象科学, 2010, 30 (02) : 262 - 267尹承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济南市气象局梁永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济南市气象局冉桂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济南市气象局刘爱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济南市气象局付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济南市气象局
- [7] 西北干旱区夏半年深厚的混合层与干旱气候形成[J]. 高原气象 , 2009, (01) : 46 - 54李岩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不详 不详钱正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不详 不详薛新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不详兰晓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李玲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8]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极端降水量非均匀性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 111 - 11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江志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鹏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白虎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9] 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一次区域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 气象, 2007, (08) : 29 - 34+131王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刘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郭大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 [10] 2003年渭河流域5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场诊断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2) : 225 - 231武麦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王旭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孙健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高菊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局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