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就业广度和强度的分析

被引:82
作者
周广肃 [1 ]
李力行 [2 ]
孟岭生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2]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3]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
关键词
自动化; 人工智能; 就业替代; 劳动需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可能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所替代。本文将美国劳工部标准职业代码与中国职业代码相匹配,基于Frey and Osborne(2017)对美国各种职业被智能化替代概率的估计结果,估算了中国各职业被智能化替代的概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城市层面的被替代指标。接下来,利用多个年份的人口普查和家庭调查微观数据以及欧盟的机器人使用数据,本文在城市层面和个人层面估计了智能化对就业广度(就业人数)和就业强度(工作时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智能化对中国劳动就业产生了明显的替代作用,一方面减少了就业人数的增长,另一方面却增加了在职劳动力的工作时间,分样本分析发现女性、低教育劳动者、大龄劳动者、移民等劳动力市场中相对脆弱的群体所受的冲击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学历的信号机制:来自简历投递实验的证据 [J].
李彬 ;
白岩 .
经济研究, 2020, 55 (10) :176-192
[2]   机器人的兴起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J].
王永钦 ;
董雯 .
经济研究, 2020, 55 (10) :159-175
[3]   工业机器人使用与制造业就业:来自中国的证据 [J].
闫雪凌 ;
朱博楷 ;
马超 .
统计研究, 2020, 37 (01) :74-87
[4]   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J].
郭凯明 .
管理世界, 2019, 35 (07) :60-77+202
[5]   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 [J].
蔡跃洲 ;
陈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5) :3-22
[6]   智能机器人与劳动力市场研究新进展 [J].
王春超 ;
丁琪芯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 (02) :178-188
[7]   人工智能应用的就业效应研究综述 [J].
杨伟国 ;
邱子童 ;
吴清军 .
中国人口科学, 2018, (05) :109-119+128
[8]   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农民工的就业与工资 [J].
孙婧芳 .
经济研究, 2017, 52 (08) :171-186
[9]   信息化与中国企业就业吸纳下降之谜 [J].
邵文波 ;
盛丹 .
经济研究, 2017, 52 (06) :120-136
[10]   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与二次人口红利 [J].
耿志祥 ;
孙祁祥 .
金融研究, 2017, (01) :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