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人机协同化与未来教师核心素养——基于智能结构三维模型的分析

被引:41
作者
吴茵荷
蔡连玉
周跃良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人机协同化; 智能结构三维模型; 教师核心素养; 教师教育;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1.09.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应用,正在带来教育系统的人机协同化。人机协同教育图景与传统教育流程大异其趣,人机协同的有效运转使得教育所需的智能结构发生转型。基于国家实力三分理论建构的教育人机协同系统所需的智能结构三维模型有硬、软、巧三种智能,在弱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的长处在于硬智能,人类教师则优在软、巧智能。由教育人机协同系统智能结构三维模型,推导出未来教师核心素养框架的三个维度:(1)硬素养,即数据化、结构化和可重复的教育教学能力;(2)软素养,即基于"关系能力"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能力;(3)巧素养,即教育人机协同的价值观、意识、知识能力与反思。基于人机比较,未来教师核心素养的重点应在硬素养中的计算思维、软素养和巧素养。培养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需要师范教育率先建构基于人机协同的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训路径,以及提升教师教育者的人机协同教育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人机协同化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社会智能三维模型的分析 [J].
蔡连玉 ;
刘家玲 ;
周跃良 .
开放教育研究, 2021, 27 (01) :24-31
[2]   基于人机协同的师范教育实践改革与平台设计 [J].
张家华 ;
邓倩 ;
周跃良 ;
石俊杰 .
教育发展研究, 2021, 41 (01) :35-40
[3]   教育人工智能(eAI):人本人工智能的新范式 [J].
祝智庭 ;
韩中美 ;
黄昌勤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01) :5-15
[4]   教育技术:应该按照“教育的逻辑”考量“技术” [J].
安富海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9) :27-33
[5]   后疫情时代,基础教育向何处去? [J].
李政涛 .
基础教育, 2020, 17 (03) :94-98
[6]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行动哲学” [J].
李栋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10) :12-18+34
[7]   教育人工智能(EAI)中的多模态学习分析、适应性反馈及人机协同 [J].
陈凯泉 ;
张春雪 ;
吴玥玥 ;
刘璐 .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5) :24-34
[8]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困境及行动策略 [J].
胡伟 .
现代大学教育, 2019, (05) :79-84
[9]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实然分析:教学自动化的方法与限度 [J].
张志祯 ;
张玲玲 ;
罗琼菱子 ;
郑葳 .
中国远程教育, 2019, (03) :1-13+92
[10]   “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 [J].
余胜泉 ;
王琦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4) :14-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