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56
|
作者
裴志林 [1 ,2 ]
杨勤科 [1 ,3 ]
王春梅 [3 ]
庞国伟 [3 ]
杨力华 [1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6] 不详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FVC); 空间分异性;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黄河上游;
D O I
10.13866/j.azr.2019.03.03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2000—2015年MODIS1M NDVI数据计算黄河上游年最大植被覆盖度(FVC),了解空间分布状况及变化特征;同时,采用了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地理探测器模型,考虑非气候类环境因素、气候类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使用相应的代理变量对黄河上游FVC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做定量研究。研究表明:(1)黄河上游FVC总体上以改善为主,空间分布特征变化不大;(2)单因子方面,降水量(q值0. 669)是该地区FVC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因子的影响作用存在区域差异;(3)降水分别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交互作用(q值0. 777、0. 775)对研究区FVC空间分布起主导作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在一定高程、降水条件下才得以体现;(4)总体上,气候类环境因素>非气候类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在与降水等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能够更充分地解释FVC空间分布;(5)对研究区的生态恢复应重点放在降水的充分利用和土地利用方式改进等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1982—2015年可可西里NDVI变化特征及其气候响应
    陈登魁
    马超
    王夏冰
    刘畅
    [J]. 干旱区研究 , 2018, (06) : 1410 - 1417
  • [2] 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
    王劲峰
    徐成东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 116 - 134
  • [3]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陆地热带北界探讨
    董玉祥
    徐茜
    杨忍
    徐成东
    王钰莹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 135 - 147
  • [4]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空间分异性及其变化
    李佳洺
    陆大道
    徐成东
    李扬
    陈明星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 148 - 160
  • [5] 基于GIMMS NDVI的中亚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邓兴耀
    姚俊强
    刘志辉
    [J]. 干旱区研究, 2017, 34 (01) : 10 - 19
  • [6]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大熊猫生境适宜度评价模型及验证
    廖颖
    王心源
    周俊明
    [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 (06) : 767 - 778
  • [7] 基于遥感估算方法的干旱区植被覆盖度适应性评价
    谢秋霞
    孙林
    韦晶
    李秀瑞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 (04) : 1117 - 1124
  • [8]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范围界定
    刘军会
    邹长新
    高吉喜
    马苏
    王文杰
    吴坤
    刘洋
    [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06) : 725 - 732
  • [9]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
    湛东升
    张文忠
    余建辉
    孟斌
    党云晓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8) : 966 - 975
  • [10] 地理环境因子对螺情影响的探测分析
    通拉嘎
    徐新良
    付颖
    魏凤华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5) : 625 - 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