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云南2009—2014年持续性气象水文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30
作者:
荣艳淑
[1
]
巩琳
[1
,2
]
卢寿德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2] 黄河水利委员会中游水资源保护局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持续性干旱;
干旱成因;
云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戴-帕尔默干旱强度指数(Dai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Dai-PDSI)和径流干旱指数(streamflow drought index,SDI),分析云南地区2009—2014年持续性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压、南支槽、对流层垂直运动及水汽垂直分布等视角,分析2009—2014年云南持续性干旱的原因。结果表明:(1)2009—2014年是云南地区自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持续性极端干旱过程,2009年10月—2010年9月是最干旱的时段;夏季与冬季是干旱最严重的两个季节。(2)在空间上,云南中东部旱情最重,东南部稍轻。(3)水文干旱伴随气象干旱而生,金沙江和南盘江出现重度水文干旱,澜沧江出现中等水文干旱,从强度上讲,水文干旱弱于气象干旱。(4)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青藏高压持续偏强、中心偏西,云南上空的大气持续受它们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南支槽偏弱,不利于引导孟加拉湾水汽北上;在其他季节,大气多以下沉运动为主,对流层水汽严重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