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料部类优先增长: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

被引:20
作者
徐春华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生产资料部类; 优先增长; 资本有机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生产资料部类优先增长规律不仅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而且也是经得住实证检验的。本文研究发现,第Ⅰ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无论是在理论分析方面还是在实证检验方面都能对第Ⅱ部类的增长率产生负向作用,但规律本身的存在性与其发挥作用的显著性之间是有差别的。这一规律不仅在当今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而且当生产资料部类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或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其作用将变得不显著,由此实现消费资料部类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而确保两大部类之间能够保持必要的比例。无视这一规律及其产生显著作用所需的条件或者忽视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的观点与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危机后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表现、国别差异和影响因素 [J].
徐春华 .
世界经济, 2016, 39 (05) :3-28
[2]   中国经济剩余价值率的估算:1995~2009——兼论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J].
姬旭辉 ;
邱海平 .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6) :13-20
[3]   西方学者“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哪些理论? [J].
吴易风 .
红旗文稿, 2014, (09) :8-12+1
[4]   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述评 [J].
吴易风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4, 5 (02) :3-46
[5]   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顺序的由来和演变 [J].
裴小革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1 (04) :6-14
[6]   马克思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速度问题探析 [J].
裴小革 .
学习与探索, 2013, (05) :77-80
[7]   扩大再生产的动态最优模型——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解说 [J].
李海明 ;
祝志勇 .
经济科学, 2012, (06) :12-22
[8]   国民收入核算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J].
赵峰 ;
姬旭辉 ;
冯志轩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08) :64-73
[9]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J].
唐国华 ;
许成安 .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7) :15-20
[10]   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1975—2008年美国经济的利润率 [J].
谢富胜 ;
李安 ;
朱安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5) :65-8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