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

被引:205
|
作者
黄群慧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产业发展; 工业大国; 后工业化; “中国方案”;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8.09.01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产业成长、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视角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的成就,概括了工业化"中国方案"中的逻辑和经验。从产业成长看,本文通过数据和事实分析认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工业大国"、"大而不强"是中国的最基本经济国情;从工业化进程看,改革开放40年,总体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初期阶段快速地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2035年全面实现工业化,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产业结构演进看,可以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按照市场化改革划分为市场经济方向探索、市场经济构建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新时代三个大的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中制度变革、要素流动、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分析,刻画出40年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动力;从产业政策看,中国正确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业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在产业政策操作层面努力做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干预资源配置但又要尽量避免直接介入资源配置,这个"度"总体把握相对合理。归结起来,工业化"中国方案"的核心经验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中求进"保证产业持续成长和工业化进程持续深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提高产业效率和促进产业迈向高端化;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培育全面持续的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形成全面开放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确处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效率提升与社会民生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1] 从高速度工业化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N]. 黄群慧.人民日报. 2017 (005)
  • [12] 工业化后期的中国工业经济[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黄群慧, 2018
  • [13] 四十不惑[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蔡昉, 2018
  • [14] 改革开放四十年[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2018
  • [15]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文一, 2016
  • [16] 中国工业化的初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马泉山, 2015
  • [17] 大国筋骨[M]. 广东经济出版社 , 金碚, 2014
  • [18] 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邹东涛, 2008
  • [19]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 [20]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LIN, JYF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01): : 34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