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质通证的法律性质与风险治理

被引:82
作者
苏宇
机构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非同质通证; 风险治理; 数字代币; 区块链; 加密数字凭证; 元宇宙;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22.02.001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非同质通证是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的重要创新,技术上主要包括染色方案和“以太坊征求意见提案”标准方案,业务场景丰富。将非同质通证作为物、货币、证券或合同标的处理均存在难以解决的法理难题,应将其视为加密数字凭证。非同质通证可能引发技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风险,在治理上面临较大挑战。基于加密数字凭证的定性,非同质通证的技术层和应用层可以被有效区分,进而为明确非同质通证的合法性边界、确定监管主体与职权职责结构、完善治理框架与主要法律机制并建立必要的技术标准体系等主要风险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强化自律防风险 数字文创行业将迎新发展[N]. 张志伟,张博.证券日报. 2021 (B01)
[12]  
“元宇宙”的中场战事:巨头快跑入局 落地还需10年?[N]. 谢若琳,张博.证券日报. 2021 (A04)
[13]  
NFT市场火热 多家企业试水NFT数字商品[N]. 张志伟,张博.证券日报. 2021 (B01)
[14]  
NFT的春天还有多长[N]. 渠丽华.经济日报. 2021 (004)
[15]  
非同质化代币为何成“网红”[N]. 李华林.经济日报. 2021 (008)
[16]  
加密资产走热带来什么价值[N]. 原洋.经济日报. 2021 (005)
[17]  
站立数字经济潮头 加密数字艺术开启资产和财富之旅[N]. 马方业,邢萌.证券日报. 2021 (A01)
[18]  
Beyond NFTs: A Possible Future for Digital Art[J] . Lambert Nick.ITNOW . 2021 (3)
[19]  
The Law of Blockchain .2 Georgios Dimitropoulos. Washington Law Review . 2020
[20]   区块链下智能合约的合同法思考 [J].
柴振国 .
广东社会科学, 2019, (04) :23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