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利己之人与克私利公之人——私法与社会法人性区别解析

被引:4
作者
赵红梅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
关键词
私法; 社会法; 自私利己; 克私利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05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社会法为公法与私法以外之第三法域。关于人的认知前提假设,私法与社会法有一个本质属性的区别:私法中的人是自私利己之人,社会法中的人是克私利公之人。克私利公的人性假设使社会法区别于私法,为社会法证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4+158 +158-15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法律行为的人学解读 [J].
徐力方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58-63
[2]   法与人性中的利己、利他主义 [J].
邢继洪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1, (06) :33-39
[3]  
公义与公器[M]. - 人民出版社 , 詹世友, 2006
[4]  
法的道德历程[M]. - 法律出版社 , 胡旭晟著, 2006
[5]  
德国民法典[M]. - 法律出版社 , 陈卫佐译注, 2006
[6]  
荷兰民法典[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卫国, 2006
[7]  
法哲学[M]. - 法律出版社 , (德)G.拉德布鲁赫(GustavRadbruch)著, 2005
[8]  
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著, 2005
[9]  
契约的再生[M].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日)内田贵著, 2005
[10]  
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 - 法律出版社 ,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ChristianVonBar)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