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刑法质疑

被引:11
作者
付强
孙利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风险刑法; 溯源; 必要性; 概念; 内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对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学解读中,福柯、哈贝马斯、卡斯特、吉登斯等人作出过各种构想,风险社会不是后工业社会的唯一注解。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的设想,并没有预设风险刑法或者风险法律的破解方式。风险刑法是刑法学者借鉴社会学理论成果的产物,指代一类特殊的刑法领域,风险社会之风险与风险刑法之风险相去甚远。我国刑法对风险的规制具有人本刑法的根基,具有第二顺位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风险刑法理论的现代展开.[D].王拓.中国政法大学.2009, 03
[2]   “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 [J].
陈兴良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11-15
[3]   “风险刑法”不可行 [J].
于志刚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33-36
[4]   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 [J].
贝克 ;
邓正来 ;
沈国麟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5) :208-231+246
[5]   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 [J].
陈晓明 .
法学研究, 2009, 31 (06) :52-64
[6]   风险社会下的刑法价值观念及其立法实践 [J].
郝艳兵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07) :15-23
[7]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 [J].
劳东燕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126-139+206
[8]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德) 韦伯 (Weber;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9]  
主观与客观之间.[M].许玉秀; 著.法律出版社.2008,
[10]  
世界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吴英姿;孙淑敏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