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及其国际影响

被引:17
作者
陈丽媛
刘念才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中国模式; 全球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从最初的经济竞争转向科学文化领域、国际话语权等软实力的较量。我国处在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充分尊重本民族国家的特色与现实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前提条件。基于制度理论与大学建设实践,从国家与世界、历史与未来、大学与社会三大关系探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可以发现国家稳定与大学国际化相协调的全球竞争,政策传统与改革创新相融合的与时俱进,大学自治与社会服务相平衡的权责统一,共同构成中国模式的三维动态模型。不论中国模式还是西方模式,均存在各自的制度优势,且随着时间推移,显现出制度趋同的动态过程。随着中国模式的发展成型,不仅新兴经济体国家可以学习借鉴,对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未来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大学中国模式:逻辑要义、基本特质与文化效应 [J].
朴雪涛 .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39 (09) :17-23
[2]   双优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作 [J].
袁振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 (04) :1-17+162
[4]   我国公立高校内部经费配置中校院关系模式变革的案例研究 [J].
刘向兵 ;
周蜜 .
中国高教研究, 2017, (01) :48-53
[5]  
扩大办学自主权:有序激活人财物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效度[J]. 唐景莉,卢丽君,韩晓萌.中国高等教育. 2016(Z2)
[6]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 [J].
周光礼 ;
武建鑫 .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01) :65-73
[7]   大学治理:美国、欧洲、中国 [J].
钱颖一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 36 (05) :1-12
[8]   中国与印度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国家角色 [J].
德瓦什卡普尔 ;
裴宜理 ;
钟周 ;
农雨桐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 36 (03) :1-20
[9]   我国“985工程”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分析 [J].
陆根书 ;
康卉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01) :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