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理论的中国蜕变——一个学术史视角的考察

被引:39
作者
车浩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责任; 期待可能性; 规范责任论; 违法性认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责任理论的发展与变革,是当代中国刑法知识转型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在过去二十年中,责任话语的刑法涵义发生了剧变。责任研究的阵地,从四要件之外的刑事责任转移到三阶层之内的责任阶层。随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引入,责任观念从心理责任论向规范责任论演进。违法性认识作为责任减免事由,其研究重心从理念层面的必要性之争,进入到错误可避免性的具体技术层面。上述责任领域内诸问题的研究轨迹,一直随附于晚近刑法知识转型特别是犯罪论体系变迁的趋势,呈现出"自转加公转"的特点。从开放、自由与自主的学术史视角,梳理分析上述问题,有助于揭示出当代中国责任理论以及整个刑法知识转型的深层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95 条
[81]  
刑法哲学.[M].陈兴良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论.[M].李光灿 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83]  
外国刑法学.[M].甘雨沛;何鹏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84]  
苏联刑法科学史.[M].曹子丹等 译.法律出版社.1984,
[85]  
苏维埃刑法论文选译.[M].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编译;.中国人民大学.1955,
[86]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继承与批判 [J].
欧锦雄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5) :49-58
[87]   “期待可能性”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 [J].
游伟 ;
肖晚祥 .
政治与法律, 1999, (05) :22-27
[88]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 [J].
李立众 ;
刘代华 .
中外法学, 1999, (01) :31-39
[89]   “救人救出的人命案”引发的法律思索——兼谈期待可能性理论 [J].
汪明亮 .
法学, 1998, (07) :65-66
[90]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 [J].
丁银舟 ;
郑鹤瑜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7, (04) :57-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