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改造理念的城市雨洪削减效果模拟研究

被引:8
|
作者
李静思 [1 ]
李山 [1 ]
李智录 [1 ]
贾忠华 [2 ]
罗纨 [2 ]
许青 [2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重点实验室
[2]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汇流单元; 协同改造; 海绵城市; SWMM模型; LID措施;
D O I
10.13577/j.jnd.2019.0409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城市雨洪汇流单元的雨水处理能力因下垫面条件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将局部区域内雨洪处理能力较强单元与雨洪处理能力较弱单元进行协同改造使其具有水力连通性,有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与优化。根据这一理念,采用SWMM模型,以西安市某辖区为例,模拟分析了不同降雨频率下汇流单元协同改造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汇流单元协同作用,可有效减少1年一遇、2年一遇、5年一遇和1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的雨洪处理能力较弱单元的面积;径流洪峰得到了削减,径流总量降低,区域整体径流系数减小;协同改造可有效减少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调蓄容积,4种降雨频率下减少比例分别为19. 34%、14. 31%、13. 73%和10. 05%。在以中小降雨为主的城市地区通过法律制度、工程措施与经济手段实现协同改造可显著减小洪峰洪量与蓄滞容积,进而减小LID措施建设规模,辅助LID措施共同调洪,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内涝交通风险评价
    王茜
    杨小柳
    徐超伟
    刘占衍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8, 27 (05) : 197 - 204
  • [2] 城市雨洪调蓄空间对洪涝灾害影响研究——以长沙市2017年洪涝灾害为例
    蒋祺
    郑伯红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8, 27 (03) : 29 - 38
  • [3] 基于功能区差异的海绵城市适宜性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许青
    贾忠华
    罗纨
    唐双成
    马晓宇
    吴舒然
    邵正宵
    宋为威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 (05) : 53 - 57+62
  • [4] 关于海绵城市两种降雨控制模式的讨论
    王家彪
    赵建世
    沈子寅
    王浩
    雷晓辉
    [J]. 水利学报, 2017, 48 (12) : 1490 - 1498
  • [5]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系统开发研究——以深圳市龙华新区为例
    吴先华
    周蕾
    吉中会
    郭际
    王国杰
    王红林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7, 26 (05) : 71 - 82
  • [6] MIKE 21模型及其在城市内涝模拟中的应用
    麻蓉
    白涛
    黄强
    杨旺旺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7, 26 (04) : 172 - 179
  • [7] 高地下水位地区透水铺装控制径流污染的现场实验[J]. 金建荣,李田,时珍宝.环境科学. 2017(06)
  • [8] 生态海绵智慧流域建设——从状态改变到能力提升
    严登华
    王浩
    张建云
    王振龙
    邢子强
    秦天玲
    [J]. 水科学进展, 2017, 28 (02) : 302 - 310
  • [9] 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水文学问题的研讨
    夏军
    石卫
    王强
    邹磊
    [J]. 水资源保护, 2017, 33 (01) : 1 - 8
  • [10]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雨洪模拟与LID效果评价——以北京市清河流域为例
    常晓栋
    徐宗学
    赵刚
    杜龙刚
    [J]. 水力发电学报, 2016, 35 (11) : 84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