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卢德运动”会出现吗?——人工智能与工作/后工作世界的未来

被引:17
作者
姚建华
徐偲骕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卢徳运动”; 工作极化; 数据劳动; 数据收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1 [世界];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替代还是创造就业?新"卢德运动"会出现吗?这两种相反的现象实际上是以不同的速率沿着各自的轨道同时进行的,"旧去新来"的时间差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且,技术并非唯一作用因素,还应结合人机关系、劳动力结构、全球价值链与劳资关系来综合考察人工智能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种类劳动者的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之道,最终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机器控制机器"的"强人工智能"阶段到来之时,为防止大规模失业和"弃民"问题的出现,维系人类以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生活世界,批判传播学或可从"数据收入"的角度提供一种后工作的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J].
张刚 ;
孙婉璐 .
管理现代化, 2020, 40 (01) :113-120
[2]   人机关系:从卢德运动到机器换人 [J].
邱元阳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 (19) :24-24
[3]   人工智能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J].
李晓华 .
人民论坛, 2019, (S1) :98-99
[4]  
媒介物质性:机器的道德经济[J]. 格雷厄姆·默多克,刘宣伯,芮钰雅,曹书乐.全球传媒学刊. 2019(02)
[5]   “不稳定无产者”研究谱系及其当代意义 [J].
苏熠慧 ;
姚建华 .
社会科学, 2019, (06) :98-108
[6]   国有化还是用户所有?——从“数据所有制”破解社交媒体治理之争 [J].
徐偲骕 ;
张岩松 .
新闻界, 2019, (06) :60-76
[7]   “机器换人”的两种模式及其社会影响 [J].
许怡 ;
许辉 .
文化纵横, 2019, (03) :88-96+143
[8]   数字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塑——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J].
乔晓楠 ;
郗艳萍 .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05) :5-15+113
[9]   数据隐私问题的维度扩展与议题转换:法律经济学视角 [J].
戴昕 .
交大法学, 2019, (01) :35-50
[10]   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向何处去——兼论新技术下劳动的一般特征 [J].
张新春 ;
董长瑞 .
经济学家, 2019, (01) :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