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向何处去——兼论新技术下劳动的一般特征

被引:70
作者
张新春
董长瑞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 劳动; 人的全面发展;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9.01.008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形态。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出发,直击资本主义要害,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进行考察,为我们研究现实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了视角和方法。在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下,劳动主体、劳动内涵、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劳动的社会功能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并通过生产系统载体变革,催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机遇。这种变化为技术革命中停滞过剩人口向"完整的人"过渡提供了条件,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兴行业将逐渐兴起,劳动由生存手段向发展手段转变越来越明显,教育与生产深度融合将是新的生产力条件下"劳动方式—人的发展"这一哲学纽带的新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 [J].
贾根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6) :87-106+206
[2]   中国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 [J].
黄群慧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 (10) :15-18
[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 [J].
黄群慧 ;
贺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1) :5-18
[4]  
终极算法[M]. 中信出版社 , 佩德罗·多明戈斯, 2016
[5]  
哥达纲领批判[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201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80
[7]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张焕庭 主编, 1979
[8]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8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