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对城市群协同创新效应影响的比较

被引:36
作者
周灵玥 [1 ]
彭华涛 [1 ,2 ]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 江汉大学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虹吸效应; 涓滴效应; 城市群; 协同创新; 中心城市;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9.11.02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城市群协同创新受城市密度、产业布局等限制,形成了"中心-外围"的空间布局,中心城市通过虹吸效应或涓滴效应对城市群的协同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2—2016年五大城市群各城市的创新指标及数据,分别构建城市群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创新发展水平虹吸及涓滴效应的测量模型,对城市群协同创新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涓滴效应逐渐显现,且不断加强,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创新发展,珠三角、长中游、川渝城市群协同创新以虹吸效应为主,减缓了周边城市创新发展的速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近10年珠三角城市群经济承载力及空间分异 [J].
蔡永龙 ;
陈忠暖 ;
刘松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9 (05) :86-91
[2]   中国城市群创新非均衡性 [J].
马茹 ;
王宏伟 .
技术经济, 2017, (03) :54-60
[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 [J].
张合林 ;
赵晓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 (06) :65-70
[4]   城市群能否提高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为例 [J].
袁晓玲 ;
李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 (20) :38-43
[6]   都市圈创新能力极化发展实证研究 [J].
金凤花 ;
富立友 ;
钟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10) :37-41
[7]   辽宁省沈大双核与其他城市的分化 [J].
赵映慧 ;
齐艳红 ;
姜博 ;
张慧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2, (03) :21-24+36
[8]   我国国家高新区马太效应研究——兼议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布局 [J].
王松 ;
胡树华 .
中国软科学, 2011, (03) :97-105
[9]   Bilater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innovation networks [J].
Cowan, Robin ;
Jonard, Nicolas ;
Zimmermann, Jean-Benoit .
MANAGEMENT SCIENCE, 2007, 53 (07) :1051-1067
[10]  
The Centre-Periphery Mode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ortugal[J] . J Ferr?o,C Jensen-Butler.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 198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