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个体本位抑或法院整体本位——我国法院建构与运行的基本模式选择

被引:59
作者
顾培东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院改革; 法官个体本位; 法院整体本位; 法官独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法官个体本位与法院整体本位是法院建构与运行的两种基本模式。我国法院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对法官个体本位模式的趋从,但宪法制度安排、法院在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司法的社会生态、对法官的激励与约束条件以及综合统筹运用审判资源的要求等,都决定了我国法院建构应当坚持法院整体本位。学术界从技术化层面论证的"法官独立"以及以此为核心的法官个体本位,都经不起实践逻辑的检验。法院改革的方向,不应是从法院整体本位转向法官个体本位,而应是从以院庭长为主导的法院整体本位转向以法官为主导的法院整体本位。当前法院的综合配套改革亦应在这一理念下进行,满足并完善法院整体本位所要求的基本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路径实证研究 [J].
徐向华课题组 .
中国法学, 2018, (02) :28-55
[2]   判例自发性运用现象的生成与效应 [J].
顾培东 .
法学研究, 2018, 40 (02) :76-96
[3]   司法责任制改革研究 [J].
陈卫东 .
法学杂志, 2017, 38 (08) :31-41
[4]   规范与重构: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庭设置的实证研究 [J].
唐旭超 .
法律适用, 2017, (05) :96-102
[6]   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压力案件决策的实证研究 [J].
王伦刚 ;
刘思达 .
法学研究, 2017, 39 (01) :80-99
[7]   中国法院的现代转型:模式选择与体系框架 [J].
彭何利 .
法学, 2016, (10) :151-160
[8]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诉讼职能为视角 [J].
谢佑平 .
政法论丛, 2016, (05) :109-115
[10]   审判委员会运行状况的实证研究 [J].
左卫民 .
法学研究, 2016, 38 (03) :15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