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传导机制

被引:187
|
作者
任晓松 [1 ]
刘宇佳 [1 ]
赵国浩 [2 ]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集聚; 碳排放强度; 中介效应; 环境规制; 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中国城市群的兴起催生经济集聚,化石能源消耗增多引发碳排放形势愈加严峻,探索经济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传导机制至关重要。本文以2004—2016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的61个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经济集聚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创新性地使用抗日战争时期各城市是否有铁路通过、2003年各城市是否有机场、各城市历年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别检验环境规制和城镇化水平对经济集聚影响碳排放强度的传导机制,并分析经济密度异质性下经济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不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①经济集聚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显著的负向关系,现阶段城市经济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②相对于低经济密度城市,高经济密度城市经济集聚的降碳效果更为明显;③经济集聚不仅直接对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还通过环境规制与城镇化水平两条路径间接对碳排放强度产生作用,中介效应显著;④低经济密度城市经济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城镇化水平来传导,而高经济密度城市经济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间接影响可以靠环境规制和城镇化水平两条路径来实现。据此本文认为,政府应推动城市群经济以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实现企业联动合作以提高经济集聚水平。针对经济密度不同的城市治理手段应有所侧重,高经济密度城市应以增强环境规制力度为主要碳减排手段,而低经济密度城市则应通过提高经济集聚水平,改善城市建设水平并最终达到碳减排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 [1] 长江经济带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及其空间驱动机制研究
    黄磊
    吴传清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8) : 40 - 49
  • [2] 经济集聚对区域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及溢出效应
    周侃
    王强
    樊杰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 (07) : 1483 - 1495
  • [3] 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监管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于博
    杨旭
    吴相利
    曹原赫
    蔡莹
    王雪微
    赵程
    [J]. 地理研究, 2019, 38 (07) : 1777 - 1790
  • [4] 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对中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郑智
    叶尔肯吾扎提
    梁宜
    张若琰
    刘卫东
    [J]. 经济地理, 2019, 39 (06) : 26 - 35
  • [5]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
    周亮
    车磊
    孙东琪
    [J]. 经济地理, 2019, 39 (06) : 97 - 107
  • [6] 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对城镇化影响的机制研究
    籍磊
    陈立泰
    叶长华
    [J]. 预测, 2019, 38 (03) : 70 - 75
  • [7] 产业集聚与开放经济影响污染减排的空间效应分析
    钟娟
    魏彦杰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5) : 98 - 107
  • [8] 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评估及机制分析
    周迪
    周丰年
    王雪芹
    [J]. 资源科学, 2019, 41 (03) : 546 - 556
  • [9] 中国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
    林伯强
    谭睿鹏
    [J]. 经济研究, 2019, 54 (02) : 119 - 132
  • [10] 经济集聚的节能减排效应:理论与中国经验
    邵帅
    张可
    豆建民
    [J]. 管理世界, 2019, 35 (01) : 36 - 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