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之治:法治的另一种可能性?

被引:25
作者
陈景辉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
关键词
算法; 法治; 富勒; 专断权力; 指引行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伴随算法对人类生活普遍而广泛的影响,一种“算法的统治”开始成为事实。问题是,算法的统治符合法治的要求吗?对此,应依据法治的具体要求来逐一检验算法之治的两种具体类型:代码驱动型与数据驱动型。如果仅将法治理解为富勒所提出的八项形式条件,那么,至少代码驱动型的算法之治的确会满足这些条件。即使附加上限制专断统治的新条件,代码驱动型的算法之治也至少在形式上满足法治的要求。不过,以上这些都不是对法治最准确的理解。如果指引行动是法治的核心内容,那么,它会要求法治由字面意义的“法律的统治”转变成“法律是唯一统治者”这种确切含义。如此一来,所有类型的算法之治都不是具体的法治,也不满足法治的要求,而是法治的拘束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44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隐私的价值独特性:个人信息为何应受保护? [J].
陈景辉 .
环球法律评论, 2022, 44 (01) :36-52
[3]   数字社会的治理逻辑及其法治化展开 [J].
马长山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0, 38 (05) :3-16
[4]   算法的法律性质:言论、商业秘密还是正当程序? [J].
陈景辉 .
比较法研究, 2020, (02) :120-132
[5]   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审视 [J].
徐向东 .
哲学分析, 2019, 10 (05) :4-29+196
[6]   权利的规范力:一个对利益论的批判 [J].
陈景辉 .
中外法学, 2019, 31 (03) :584-602
[7]   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应该从哪里开始? [J].
陈景辉 .
比较法研究, 2018, (05) :136-148
[8]   法治必然承诺特定价值吗? [J].
陈景辉 .
清华法学, 2017, 11 (01) :5-21
[9]   法律的内在价值与法治 [J].
陈景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 18 (01) :3-25
[10]   HYPERLEXIS AND THE RULE OF LAW [J].
Chiao, Vincent .
LEGAL THEORY, 2021, 27 (02) :126-148